隨著國內新冠疫情的爆發,今年一月開始各地都在不同程度上采取了封城,封交通,封社區等等行政手段,雖然三月底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國外疫情的大爆發快速拉低了人們對全球經濟的發展預期傷害。近年發展勢頭一直強勁的物聯網智能水表行業,在這波百年不遇的大疫情后是否會遭遇較大的沖擊呢。
2月13日,廣東省公安辦公室下發了《關于加快匯聚全省住房公積金用水用氣數據的通知》,要求水企業、燃氣企業將每個用戶的個人信息及每月使用的水量與燃氣量等信息匯聚至公安機關大數據平臺,包括歷史數據(2019 年至今)與增量數據,為省政府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撐。
使用物聯網燃氣表的用戶,數據能快速查詢與匯總,但普通機械表用戶和IC 卡燃氣表用戶,數據整理就困難的多。之前燃氣公司針對普通機械表用戶每兩月入戶抄表一次,由于部分入戶難讓用戶自報讀數,存在不配合和讀數錯亂問題,使數據缺乏完整性和準確性。另外物聯網燃氣表和普表能實現線上充值,IC 卡燃氣表用戶還得前往營業廳排隊繳費,在疫情期間給用戶帶來了諸多不便。
從這個角度來講,為了彌補短板,疫情過后各地政府應該還是會繼續推動智能水氣表的發展;另外,為了提振疫情過后的國內經濟,國家出臺了新基建等大型投資項目,各地政府亦出臺的了大量企業幫扶計劃,相信對智能水氣表行業都能形成推波助瀾的效果。
在疫情出現前,中國信通院曾預計,在2018年~2027年,智能水表會保持增長勢頭,全球復合年增長率在12.1%左右。國內方面,根據《水表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要求,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將新增智能水表超過1.5億臺,對應產業規模超過400億元。我們有信心相信,疫情過后智能水表市場會發展的比預期更好,這同樣適用于智能燃氣表。
智能表計行業各廠家為了爭奪市場,接下來定會進行一大波的比拼,價格是一方面,質量口碑亦非常重要。如果產品不能滿足設計需求,再便宜都是浪費錢。